今天是:
手机版
手机浏览网站
微信
关注微信平台
市农业农村局:践“三农”初心,担“民生”使命
日期:2021-10-18 15:27 来源: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:刘长远 李鑫 浏览次数:

今年以来,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以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为主题,紧扣惠农惠民补贴政策、粮猪安全生产保供、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等民心实事,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农业品牌培育、农机购置补贴等民生工程,有力有效推进了办实事实践活动。

惠泽民生福祉,全力推动惠农政策落实。聚焦惠农惠民政策,积极开展各类农业补贴资金兑付。截止目前,6个镇(办)及渭南融通公司共登记补贴面积32.04万亩,其中小麦15.14万亩;玉米16.66万亩;大豆0.0254万亩;薯类0.218万亩,受益农户达27664户,兑付资金384.5万元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付资金1412.7万元,补贴面积达20.18万亩,兑付农户3.87万户;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2.035万元,补贴各类农机具达354台,受益户数达316户。

立足工作实际,竭力抓好种养生产。紧盯重要农产品供给,切实抓好粮猪安全生产。在粮食生产上强化撂荒地整治,大力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25.27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已完成,种植作物为玉米、花椒,积极推广小麦宽幅沟播和玉米密度高产“5335”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,扩大粮食复种指数,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7.7万亩。坚持质量兴农、科技支农、特色强农,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。以创建陕西省种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为抓手,小麦品种试验伟隆169亩产653.6公斤,创陕西省东部灌区优质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,铜麦6号平均亩产704.6公斤,创陕西省百亩高产攻关田最高纪录。召开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,全面安排部署秋防工作,切实加大生猪产能调控,加强非洲猪瘟、禽流感等疫病防控,同时,发放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》《动物检疫规范程序指南手册》共60余份,保证防疫规范操作到位。

助力乡村振兴,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。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品牌兴农,按照“特色产业抓培育、优势产业抓增效、传统产业抓提升”的思路,优化产业结构,延伸产业链条,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。今年以来,新增设施大棚65座,设施大棚累计发展1385棚,其中日光温室819座,设施大棚566棚;新增果业面积1772亩,果业累计发展31972亩,其中甜柿子11176亩;葡萄11980亩;桃2900亩;樱桃4030亩;猕猴桃780亩,其他1106亩,建成百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水果基地10个,建成规模以上设施基地15个。

推进“三大革命”,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以农村改厕、垃圾治理、污水治理、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,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。坚持整村推进、因户施策,截止目前完成农村改厕1470户,累计完成农村改厕35805户,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.03%。在渭南市率先采取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已改户厕摸排工作,受到省、渭南市的充分肯定,共摸排36335户,并分类有序做好问题整改,确保“建一座、用一座、群众满意一座”。聚焦“八清一改”要求,广泛发动群众,全面清理村庄内外、道路两侧、沟渠内、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垃圾,确保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、街头巷尾干净、房前屋后整洁。目前,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8500余吨,清理村内沟渠70余公里,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保持在100%。

厚植为民情怀,全面加强农业技术服务。紧密结合全市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,着力打造“田间课堂”,围绕农作物、花椒等产业制定“特色菜单”,供群众“按需点菜”,盘活用好专家能手,面对面为群众“量身上菜”,组建农业技术服务队,针对全市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常态化开展农作物栽培管理、花椒病虫害防治与修剪、玉米田间管理等技术培训,把理论学习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,在田间地头为群众现场讲授实用性较强的农业技术,由“纸上谈兵”变为“现场操作”,有效帮助周边群众提升种植水平。今年以来,累计服务农户2000余户,编印华阴市乡村振兴培训资料种养业实用技术手册4500本,发放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、花椒管理等技术资料2万余份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