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学精学懂学实学细党史,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的迎接党的百年诞辰,5月10日上午,华阴市农技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微型记录片《红色档案》系列影片。
微型记录片《红色档案》是央视为了能够更好“读懂百年大党的胜利密码,感受烈火淬金的精神锋芒”而拍摄的百集微记录片,通过大量珍贵档案密集呈现,披露出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,让党员干部在视频里感悟生命和力量,更加坚定理想信念。
观看《红色档案》,大家了解到“一份 1951 年的文章修改样稿,收录进《毛泽东选集》之前,毛泽东亲自修改了 56 处。小到一个标点符号、一个词,大到一段文字,“ 同志 ”“ 长征”“ 陕北”,这些细节的标注和字斟句酌的笔迹,反映了毛泽东修改时内心细致入微的思考......”
观看《红色档案》,大家了解到1935 年 9 月20 日,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陇南重镇哈达铺。通过过期报纸上的信息,毛泽东了解到,刘志丹率领红军三次反“围剿”作战胜利,陕北、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了一片,这给中央红军带来了新希望!“到陕北去!”毛泽东踏上了与刘志丹汇合的道路......
观看《红色档案》,大家了解到刘胡兰是党史上牺牲时年龄最小的党员,毛泽东两次为她写下相同题词........
党支部书记陈小勇强调,《红色档案》以大量珍贵档案资料为依托,以微纪录片这种形式讲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,使之成为直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素材,有助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、深入人心。观看《红色档案》记录片不仅是一项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,更是坚定理想信念,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激励。陈小勇要求,党员干部不仅仅在参加集体活动中进行观看,个人自学时也要积极学习人物事迹,深度发掘人物背后体现的共产党始终秉承的初心和使命,要从这部百集记录片中去感受烈火淬金的精神锋芒,读精读懂百年大党的胜利史诗,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新征程。